美国嘉盛维护,美公债殖利率持续躺平,外资为了躲避低利,涌入中国债市。今年上半,外资持有的陆债部位再创空前新高。
金融时报6日报导,穆迪报告称,6月底为止外国机构投资人持有的人民币计价债券,总额增至人民币2.5兆元(3,600亿美元),高于一年前的人民币2兆元。欧美撒钱买债救市,拉高债券价格、压低殖利率。Eikon数据显示,这让中国10年期公债的殖利率,比美国10年期公债高出近2.5个百分点。
UBS Asset Management亚太固定收益主管HaydenBriscoe说:「中国债市开张营业」,殖利率仍为正值的公债,在全球少之又少,就算计入汇率避险成本,中国债券仍是「极佳资产」。穆迪指出,中国债市规模为世界第二大,过去三年来,外资持有的陆债部位每季提高,但是6月底为止,外资部位仍只占中国整体债市的2.4%。
中国三大政策银行在财政刺激措施上扮演重要角色,外资深感兴趣。Aberdeen Standard Investments数据称,6月1~24日,中国政策银行的债券,吸金人币1,270亿元,超过中国公债同一时期的吸金额。
Q2外资也狂买
华尔街日报7月13日报导,CEIC数据显示,本币计价的中国公债吸引的外资资金,第二季增幅创2018年底以来新高。2019年中国公债开始纳入主要国际债券指数,北京松绑买卖限制,让外资持有的中国公债部位大增。
中国公债殖利率高、又相对稳定,极具吸引力。瑞银资产管理的多元资产策略主管Evan Brown说:「这是市场上兼具防卫性、又能提供殖利率的资产。如果状况生变,比方说全球成长令人失望、贸易紧张升温、或疫情加剧,中国公债会有所反应、殖利率将降」。